狗尾草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
狗尾草(学名Setaria viridis (L.) P. Beauv.),又名莠、谷莠子[2][3]。为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4]。植物直立或基部稍微弯曲,根为须状根。叶片扁平,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或疏被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直立或稍弯曲,被较长柔毛,花柱基分离。果实为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3]
狗尾草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现广布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2]。狗尾草抗旱性强,耐性好,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5]
狗尾草可祛湿消肿,治疗眼疾,同时对疮癣,痢疾的治疗有显著作用;茎秆磨碎之后可用来杀虫和解毒[6]。其驯化种谷子为旱生谷类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农作物[7]。狗尾草是研究单子叶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模式植物[8]

历史演化

狗尾草被认为是法氏狗尾草、轮生狗尾草等的祖先或基因组AA的来源,是狗尾草属中分布最广泛的种[9]。根据已有的植物起源和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有学者认为非洲是狗尾草属的起源地,这些热带起源的狗尾草祖先入侵到欧亚大陆的多个地方,在不同的生境蔓延开来;之后在向亚热带温带不断蔓延的过程中,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原始祖先不断形成新的物种和环境适应性,遍布了各类生境,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粟(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 (Mill.) Schred.),大约前6000年前由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10][11]。粟和狗尾草同属狗尾草属,由野生的狗尾草选育驯化而来,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粮食作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