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猫

猫科豹猫属下的一种动物
渔猫(学名Prionailurus viverrinus),属于猫科豹猫属哺乳动物[1][2]在世界范围内,渔猫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10]在中国,该物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6]该物种广泛生活在包括热带干燥森林在内的多种栖息地[1]主要栖息于湿地生态系统。[1]通常认为渔猫主要在夜间活动,[9]其食物范围很广,[3]但主要以鱼类为食,[8]游泳能力很强,经常在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下捕鱼,或者只把头埋入水中进行捕鱼,亦或用爪子把水中的鱼捞出来食用。[9]
渔猫体型较家猫大,体长约66厘米-85厘米,尾长约24厘米-32厘米,[6]肩高约40厘米,体重约8千克-11千克。[7]整体呈灰黄色或灰棕色,遍布有深色条纹和斑纹,眼睛上方和耳朵之间,从头顶到颈背有6条-8条黑色条纹,条纹到肩部逐渐变为较短的条纹和斑点。爪部有蹼。尾巴较短,大约是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8]尾上有5个-6个黑色的圆环,尾尖为黑色。[9]除了人类之外,渔猫没有任何有记录的天敌。[8]
受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人类猎杀等因素的影响,渔猫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016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渔猫的种群数量都在急剧下降,各国主要通过将渔猫设为保护动物、建立保护区、[3]建设动物园、建立细胞库等措施保护渔猫。[3][11]2016年,渔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易危(VU)。[3]2021年,渔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等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

命名分类

渔猫的同义学名Felis viverrinus”是由英格兰动物学家爱德华·特纳·贝内特(Edward Turner Bennett)于1833年提出的,描述的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渔猫皮。[12]而渔猫的拉丁属名“Prionailurus”是尼古拉·塞维尔佐夫(Nikolai Severtzov)于 1858年提出的,并作为原产于亚洲的斑点野猫的通用名称。[13]1936年,亨利·雅各布·维克托·索迪(Henri Jacob Victor Sody)于1936年提出了一种猫科动物,他描述了西爪哇北海岸的一种标本,该标本的头骨略短于泰国的捕鱼猫标本。有证据表明,指定分类群和爪哇捕鱼猫可以通过头骨形态计量学进行区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