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虿

蜻蜓目昆虫稚虫的统称
水虿(chài),别名水蝎子、沙巴虫等,[2][3]是蜻蜓目(Odonata)昆虫稚虫的通称。[11]差翅亚目水虿身体粗短,腹部宽扁肥大;束翅亚目水虿身体和腹部细长。[6]其体长由于其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最长可达约5cm。[5]身体褐色、暗褐色或稍带绿色。头部较大,具复眼触角与成虫相似;下唇发达,平时折叠于口下,可伸出捕食[11][6][7]足3对,一些种类身体末端伸出三条尾鳃[6][12]
水虿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常栖息于沙砾间或泥水中。水虿喜食蜉蝣及蚊类幼虫,有时亦同类相残,体型较大的水虿也以小型鱼类和蝌蚪为食。一般在水中生活1~2年(亦有3~5年者),蜕皮11~15次后离水变成成虫。[7]
部分水虿以孑孓为食,还可以作为中等或较重污染水域的指示生物,是重要的益虫;[13][10]水虿在中国云南地区还被作为酒菜油炸食用。[3]但水虿也是常见的水产危害之一,可对水体中的鱼苗或蝌蚪造成危害。[6][7]
截至2024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蜻蜓目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为2个亚目(差翅亚目 Anisoptera、束翅亚目 Zygoptera)。[1]因生长环境对水的需求,大部分水虿栖息在内陆的湿地、河流或森林中,少部分生活在河口或咸水湖中。[4][14]

物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