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冬捕

吉林松原市的传统渔业习俗
查干湖冬捕是吉林省郭尔罗斯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早在辽金时期就享有盛名。[3][2]
查干湖的冬捕活动历史悠久,早在《辽史·营卫志》中便有记载,形成了“辽皇捺钵地,渔猎查干湖”的文化典故。考古学发现,13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山头人已在此地区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留下众多冰雪捕鱼的传说。辽朝时期,春捺钵成为重要的冬捕习俗,历经九位帝王,共举行了153次。成吉思汗查干湖畔的祭祀活动,进一步发展成祭湖仪式。然而,更替期间,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官方的禁渔政策,尽管遭到当地人反对,郭尔罗斯前旗的旗王仍实行了放生和处罚措施。直到1934年,在社会压力下,禁渔政策被废止,查干湖的渔民得以恢复传统的冬捕活动。[2]
每年冬季,冰封的湖面上,当地渔民会举行祭湖醒网的仪式,以此祈求渔猎顺利并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传统仪式中,捕获的首条鱼被称为“头鱼”,通常会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不仅象征着丰收,也被视为来年好运的象征。同时,随着冬捕活动的举行,还会有冰雪渔猎文化节的庆祝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一独特的冰雪文化,享受冰雪渔猎的乐趣。[2][4][5]
2007年查干湖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查干湖冬捕渔猎文化习俗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