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子

藤子编织而成的生活用具
席子,一种通常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而成的生活用具,是居家常用家具之一。

起源

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之一。
从奴隶社会早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注重礼节,那时的人们每天清早起床之后就要把席子藏在非常隐秘的地方,因为那时的人们认为让别人看见自己家的席子是很不礼貌的。
从奴隶社会後期起,人们的坐具分为“筵”和“席”两种,“筵”以蒲草或苇子编织,面积较大;“席”的材料要精细些,面积也较小。唐宋以前,并无桌椅之类的高架器具,只有矮小的几案一类的东西,古人谈话、写作、进食等,都是就地而坐,唯一可以讲究的就是在地上铺设席子,如同我们在日本韩国家庭见到的那样。因为要就地坐在席子上,所以我们又说“席地而坐”。由于古人十分注重礼仪,所以铺席也有讲究,从天子、诸侯、士大夫及老百姓都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