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1762年在维也纳首演的三幕歌剧
奥菲欧与优丽狄茜是三幕歌剧,1762年在维也纳首演。意大利文脚本作者卡尔扎比吉编剧,故事情节取自希腊神话“奥菲欧”,由德国作曲家格鲁克谱曲,这部歌剧戏剧性强,并首次在歌剧中引入了管弦乐伴奏。在本剧中,作曲家大大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使整部歌剧在风格上更加统一。

创作背景

起源

1761年作曲家同在意大利的诗人卡尔扎比吉(l714-1795)相识,并同他合作。卡尔扎比吉在巴黎暂时逗留期间开始,就对歌剧美学上的一些问题深感兴趣,除了写诗之外,他对为歌剧写新脚本有着很高的创作热情。正好当时格鲁克也痛切感到歌剧有改革的必要在寻找新的脚本,因此俩人志同道合。卡尔扎比吉为格鲁克写了《奥菲欧与优丽狄玺》的脚本,在二人相识的第二年,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并且没有用优丽狄玺的死造成的悲剧结局,而是处理成由于爱神的力量,使优丽狄玺复活,最后是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以欢乐幸福的场面结束了全剧。当时只有两幕,两年之后的1764年末,又重新改换了乐曲的顺序整理加工,写成三幕歌剧出版。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