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戎星

1977年被发现的星体
喀戎星(Chiron),也译作凯龙星,最初被认为是半人马小行星,编号为“2060 Chiron”。1998年2月,喀戎星发现彗星行为后被归类为彗星和小行星,因此也被称为95P/Chiron彗星。[3][6][7]它是凯龙型彗星(CTC)新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其直径约为220千米。[8]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是中性的,[2]并且与C型小行星哈雷彗星的核心相似,[9]近红外光谱显示不存在水冰。[10]
喀戎星于1977年11月1日由查尔斯·科瓦尔 (Charles Kowal)根据10月18日在帕洛玛天文台拍摄的图像发现。[1][2]后于1988年2月,科学家发现其出现彗星行为,并在1989年、1993年观测到彗发、彗尾。[2][11][12]喀戎星的轨道具有高度偏心率,近日点位于土星的控制区,远日点位于天王星的控制区。[13]它于1996年到达近日点,并于2021年5月到达远日点。根据Solex计划,喀戎星在现代最接近土星的时间是在720年5月左右,当时它在土星30.5 ± 200万公里(0.204 ± 0.013 天文单位)处。在此过程中,土星的引力导致喀戎星的半长轴从14.55 ± 0.12AU缩小到13.7AU。[14][8][13][4]
此外,喀戎星可能有环,2022年12月15日的掩星观测提供了有关证据。[15]2023-2025年间,美国宇航局可能对喀戎星进行轨道飞行任务,具体实施取决于预算和推进类型。[16]

发现与命名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