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

中国传统产妇休养的习俗
坐月子,是指女性分娩以后,在有经验者的照料下,母婴的身体都能得到调养恢复,从而回归正常生活的一系列仪式和行为,时间通常需要一个月或者一个月以上。“坐月子”的时间在医学上对应为“产褥期”(Puerperium)。“坐月子”属于传统生育习俗中的一个特殊环节,也即月子习俗。[2][3]
中国的月子习俗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女性在产后需要在专门布置的产房“侧室”里坐月子,长达三个月;两汉期间,产妇要离开家在外面的“乳舍”分娩,并在“乳舍”坐月子,满月之后再返家;隋唐时期存在产妇外出和居家坐月子两种情况,唐代的医书已开始关注女性产后的护理、饮食及心理健康等。宋代则更加注重布置封闭又洁净的产房,且产妇满月方可出月子;元明清时期已有“月子房”的称谓,产妇在坐月子期间都有专人照料;民国时期已出现了西医院,有少数产妇去医院分娩,但依然是在家中坐月子;1949年以后,妇幼保健院的陆续建立,使得产妇逐渐去往医院分娩,之后越多产妇开始接受现代医疗的接生服务,但仍是在产后三天返回家中坐月子;而随着现代医疗知识的普及与医疗技术的发达,人们已开始对“坐月子”中不合理之处进行解禁,提倡传统与科学相结合地“坐月子”。“坐月子”的主要特点为:对产妇起居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以及对产妇的饮食、卫生方面的禁忌与规定。[3][4]
月子习俗体现了人类生育习俗中的“过渡礼仪”理论,它是人类历史上全球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英美文化历史中也有月子习俗相关的文化和仪式。在中国,“坐月子”的观念得以延续到现代并深入人心,与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月子习俗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科学依据,在现代社会,明辨传统月子习俗中的合理内容,并将其传承延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5][6][2]

概念与内涵

“月子”中的“月”字,有两种解释。一说为《说文》里的“月,太阴之精也”,“月”的属性为阴,而古人认为女属阴,故常以“月”来表示女性及与女性相关的事物;另一说则利用了月亮阴晴圆缺变化所需的时间,唐代孔颖达《疏》释“月”为:“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综上两种解释,所以“月子”在字典中的释义为妇女产后一个月的时间。包含了双重概念,即其属性为“阴”的概念和其时间概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