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1],男,汉族,中共党员。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客家人。北伐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参加建国粤军,参与粤桂战争,任工兵营副营长。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5年起,他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叶挺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之后担任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曾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叶挺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遭遇空难。
1988年,叶挺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叶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2009年9月,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