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士兰

位于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
斯威士兰王国(斯瓦蒂语:Umbuso weSwatini ;英语:The Kingdom of Eswatini),简称斯威士兰,为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被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国土面积为17,363平方千米,截止到2023年,斯威士兰人口为1216358人[11],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蒂语,首都为姆巴巴内(Mbabane)。[1]
斯威士兰位于南非高原东南方向的德拉肯斯山脉的东坡。斯威士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因其四周多山以及地处南非高地,斯威士兰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南半球纬度其他国家低。[14][5]斯威士兰境内河网较为密集,主要河流有恩瓜武马河(Ngwavuma)、大乌苏图河(Great Usutu)等。[14][5]斯威士兰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石棉、煤、黏土锡石等,另有少量黄金和钻石储量。国内森林面积达54.1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31.5%,主要为人造林。[15]从考古学家在斯威士兰已经发现的人类遗骸表明,当地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大约1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早期。[16]15世纪后期,斯威士兰人由非洲中部和东非逐渐向南迁移,16世纪定居于此地并建立起王国。1907年后此地成为英国“保护地”。1968年9月6日,该国宣布独立并定名为斯威士兰王国。国王索布扎二世在位61年,1982年8月逝世,之后由大王后泽莉维摄政。1983年,“王室委员会”立马科塞蒂韦王子为王储,由王储之母恩通比王后摄政。1986年4月25日,马科塞蒂韦王储登基,称姆斯瓦蒂三世[1]
斯威士兰经济严重依赖南非,出口商品单一,发展不均衡,社会贫富差距悬殊。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48.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39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4%。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大约80%的人口从事农业。[17]2017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6.5%,[18]主要作物有甘蔗玉米、棉花等,甘蔗种植是斯威士兰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居重要地位,2017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主要生产石棉、钻石、煤、加工木材、纸浆、水果罐头和棉纺织品等产品。斯威士兰旅游业较发达,但基本由南非财团控制。博彩业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每年外国游客超过70万人,约60%为赌客,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南非等地。近年政府开始通过开发野生动物园和展示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招揽游客。礼仪文化包括王宫内的各种庆祝活动、传统婚礼以及各种民族舞蹈等。[3]
斯威士兰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对外政策,主张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并通过和平谈判途径解决国家间的纷争。斯威士兰是英联邦成员国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和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成员国。[1]斯威士兰文化是由斯威士兰人民历经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而形成。[19]斯威士兰的美食受到土著斯威士兰人以及邻国南非莫桑比克[rèn]传统的影响,饮食习惯因季节和地理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地主食有高粱、玉米等。[20]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