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语系

威廉·斯密特提出的语系类别
南亚语系又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世界主要语系之一。南亚语系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局部地区,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南部还有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比哈尔邦等地区,包括柬埔寨语越南语(此种语言的系属还在争议中)、孟语、佤语、德昂语、布朗语等语言,使用人口约为4000万。这一语系大约包括150多种语言,还有数量众多的方言,主要包括四个语族,分别为折叠孟—高棉语族、折叠蒙达语族、折叠马六甲语族、折叠尼科巴语族。[1]
南亚语系诸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辅音系统比较整齐。塞音清浊的对立比较普遍,有独立的清音送气系列。在孟—高棉语族的不少语言中,有内爆发音作为前声门化鼻音和流音的情况。词尾塞音常常是不除阻的。元音系统比较丰富,元音常区分为高、前、中、后4级。长元音很普遍,但鼻元音不常见。除越南语等少数语言有声调外,南亚语系诸语言通常都不是声调语言。[1]
南亚语系的词的结构通常是一个主要音节,有时前面可再加上一个次要音节。主要音节的组成是“(辅音)—辅音—元音—辅音”;次要音节是“辅音—元音”或一个音节辅音。大多数词根都是单音节的。前缀和中缀较普遍,但后缀不普遍,蒙达诸语言和尼科巴诸语言例外。蒙达诸语言的形态变化比较复杂,但越南语却没有形态变化。南亚语系诸语言常常从邻近的或有影响的大语种借词,如越南语向汉语借词,孟语和高棉语梵语巴利语借词,同时失去许多原先固有的词。动物名称往往是禁忌词语,因而多使用别称。[1]

分类

热拉尔·迪弗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