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的曲艺形式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1]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今凤阳县东部)[2],是一种融合了曲艺和歌舞元素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凤阳花鼓起源于明初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3]
凤阳花鼓最初是作为社事中娱乐歌舞的表演形式,以及劳动之余人们消遣娱乐的小调而存在的。后来随着民间艺人的传播走遍各地。[3]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凤阳县民间艺人欧家林、刘明英等到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因而名声大噪。[4]凤阳花鼓与“花鼓戏(卫调)”“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现代的凤阳花鼓实现了“凤阳三花”的完美结合,它既有“花鼓戏”的唱腔,又融入了“花鼓灯”的舞蹈元素,集歌、舞、曲艺等艺术形式于一身。[5]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6]2006年,凤阳花鼓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007年,凤阳县又因凤阳花鼓被中国曲协评定授牌为“中国曲艺之乡”;[6]2008年凤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

历史沿革

凤阳花鼓是起源于明代的一种集音乐、舞蹈、器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明朝田艺衡的《留青日札》中曾提到江北凤阳男子擅长击鼓,尤其擅长三棒鼓,而且在田间地头插秧时,男女相互击鼓唱歌已成为一种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