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

起源于西方的文学体裁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指起源于西方,以科学为依据而展开想象的小说。科幻小说着重表现作者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的预见和想象,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幻想性、悬念性等特点。[1]科幻小说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早期的游记传说故事,如《吉尔伽美什》;一个是乌托邦文学,如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1]
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一个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该作品探讨了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的关系。[1][2]20世纪30年代,科幻小说逐渐在美国繁荣起来,并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家,他们造就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科幻小说开始革新,一些意向性、模糊性、反讽性、语言探索性较强的作品逐渐出现,科幻小说向主流文学靠拢。20世纪80年代后,科幻小说又重新回归硬科学。[2]
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末。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是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1]民国以后,科幻小说继续发展,出现了老舍的《猫城记》等重要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幻小说在儿童文学和科普读物的巨伞下继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迎来了第一次高峰。从1902年开始,科幻作品还成为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月球旅行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2]
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3]。中国的刘慈欣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4]王晋康何夕韩松和刘慈欣都起步于《科幻世界》杂志,四人被科幻迷评为中国“科幻四天王”。[5]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