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轰炸机

美国波音公司1930年代推出的重型轰炸机
B-17轰炸机(英语:B-17 Flying Fortress),代号“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一种重型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机身的4发轰炸机。[1]
1934年2月,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了一种能装载2000千克炸弹、以322千米的时速飞行8045千米的轰炸机设计招标,后来降低了要求。美国波音公司中标后开始研制。1935年7月28日,波音-299样机在西雅图首飞。1937年8月,初始型号Y1B-17交付完毕,其中12架组建了第2轰炸机大队,部署在弗吉尼亚州兰格利机场。1942年8月17日,美军第97轰炸机大队的18架B-17E进行了对欧洲大陆的第一次空袭,目标是德国控制的法国卢昂-索特威尔的铁路调度场。1944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陆军航空军(USAAF)已有33个B-17轰炸机大队部署在海外作战。[1]
B-17轰炸机采用下单翼常规气动布局、恒速螺旋桨发动机,动力系统为4台莱特GR-1820-97发动机。该机长22.7米,翼展31.6米,高5.8米,空重249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2720千克,最大航速438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0700米,最大航程2980千米,载弹量2吨,机组乘员4至6人。该机首次在轰炸机中设置机炮炮塔,增强了空战自卫能力,在机头、机腹、机背、机尾和机身两侧都设有水滴形机枪炮塔,能对空中各个方向进行射击,具有突出的空中火力。相比当时其他轰炸机,它的体积大、速度快、航程远,是“二战”初期美军的主要战略轰炸机。在“二战”中,各型B-17轰炸机的投弹量高达64万吨,占美军全部投弹总数的40%。随后的B-17E、B-17F和B-17G型陆续改进,其中B-17F型生产了3405架,B-17G型生产了8680架。截至1945年4月,各型B-17轰炸机共生产了12731架。[1]

战机概述

1943至1945年间在USAAF德国上空进行的规模庞大的白天精密轰炸作战中,B-17由于优异顽强的表现而声名大振。飞行堡垒具有优良的高空性能与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往往在遭受到巨大的战斗创伤后仍能继续飞行,在后期的型号中,更是装备了强大的防御武器,所有这些使它赢得了机组的信赖与喜爱,他们相信B-17能在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火网中生存下来,带领他们安全返回基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