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群岛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1]),在中国又称南洋群岛[2],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域上,北起巴坦群岛,南至罗地岛,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达新几内亚岛以西。东西沿赤道延伸约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约3520千米,陆地总面积约247.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2]。马来群岛共有2.4万多个岛屿,主要由印度尼西亚17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6]
马来群岛位于许多板块的会合处,地质运动剧烈,火山活动活跃,境域内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11][12],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2]。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12],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有2个位于该群岛[13],马来群岛还是亚、澳两大陆生物物种的过渡地带[2],1860年,华莱士提出划分东洋界澳洲界动植物生活类型的“华莱士线”[14][15]。马来群岛上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锡、铜、[niè]、铝土和铁等矿产资源,其中锡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0%,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勿里洞岛[8]
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16],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2],主要居住着马来人(Malay)和巴布亚人(Papuans)[17]。马来群岛盛产橡胶、椰子、胡椒、油棕等,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水稻种植也比较广泛[2],主要岛屿之间交通以飞机和轮渡为主[18][19]。马来群岛景点主要有巴厘岛(Bali Island)、婆罗浮屠寺庙(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等[20][21][22]

命名

马来群岛有许多其他名称如马来西亚群岛、印度群岛、荷属东印度群岛等[23],“马来群岛”此常用名源于马来人种概念[24],该种族涵盖今日的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民族。欧洲殖民主义者从对马来族帝国三佛齐影响的观察,提出了这个种族概念[25],因该群岛是海外华侨比较集中的居地之一,所以在中国又被称为“南洋群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