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铁术

人类对铁冶炼技术的发展过程
冶铁术,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对铁的冶炼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冶铁术早期技术成就

中原地区发现的早期铁器

山东淄博是中国最早的冶铁发源地,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现一件铁刃铜[yuè],其年代相当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中期的墓葬中发现一件铁刃铜钺;现存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的二件铁器,一件是铁刃铜钺,一件是铁援铜戈,这二件铁器传说出自河南浚县商末周初的墓葬。经研究鉴定,这些铁器是用陨铁制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guó]国贵族墓地M2001出土一件玉柄铁剑,经鉴定,其铁剑是目 前中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同一墓地还发现了三件用陨铁做刃的铜器。山西天马曲村的晋文化遗址中发现3件铁器,出自遗址第四层的一件铁器残片,时代早到春秋早期偏晚,约为公元前8世纪;出自第三层的一件较为完整的铁条和一件铁片,时代定在春秋中期,约为公元前7世纪。这三件铁器经过金相学研究,两件残铁片,金相组织均显示的是铸铁的过共晶白口铁,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铸铁器,铁条则显示的是块炼铁。春秋时期中原铁器仍十分罕见,只在陕西凤翔、甘肃灵台、甘肃永昌、江苏六合、河南淅川、长沙杨家山、长沙识字岭、长沙龙洞坡、湖南常德、山东临淄发现过这一时期的铁器。进入战国时期,中原冶铁业发展迅速,已作为生产工具、武器等消费品广泛使用。近年来在晋中晋南晋东南多处战国时代的大型平民墓地中出土了700多件铁器,在对包括三晋地区在内的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出土的属于公元前3世纪的约4000件铁器的制作技术进行研究,三晋地区是出土公元前3—5世纪铁器最多的地区,这里成为战国时期中国冶铁的一个中心。

新疆地区发现的早期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