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为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民间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岁除、除夕除夜、腊月三十(如“腊月”为小月亦需提前至二十九)、大年三十,是中国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1][2][3][4]
除夕起初并不是一个喜庆节日,而是与先秦时期的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年底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雄”仪式,会击鼓驱逐疫病之鬼,所以也叫“逐除”[1]。古往今来,大年三十是整个春节期间较为重要的一天,与新年元旦迎春贺新不同,除夕求的是驱邪除疫、辞旧团圆,所以在中国民间有祭祖、贴年红、燃放爆竹、挂灯笼、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守岁等较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既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1][5][6][7];同时,也存在如祭祀时不能占用供桌、不能随意吵闹、忌讳出现晦气的字眼等一些约定俗成的节日禁忌[8][9]
为了让群众们更好的欢度佳节,中国相关部门先后在2007年、2014年、2022年、2023年对除夕假期的情况进行过调整[10][11][12][13][14]。同时,大年三十和春节一起随着海外华侨的增多而逐渐被其他国家认同,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菲律宾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把除夕与春节定为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15],这一节日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多彩文化的同时[16],也逐渐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7][18]

历史

大年三十为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因为与春节的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所以又叫除夕,既可泛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可实指最后一天的夜晚[5][19]。而除夕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先秦时期,起初除夕并不是一个喜庆节日,而是与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雄”仪式,会击鼓驱逐疫病之鬼,由乡人戴上面具,跳着具有仪式性的傩舞祛邪驱疫,被称为“逐疫”;到了北魏时期则演变成岁除大[nuó]之礼。根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有击鼓驱逐疫痨之鬼的习俗,也叫“逐除”,这便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时期周处的《风土记》等文献中,并且它还具有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唐朝时傩祭发展至顶峰;元代之后,傩祭渐微,渐渐衍变为傩戏;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然保存着一些完整的傩戏。[1][20][2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