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古里

朝鲜族的上衣
赤古里( Jeogori,朝鲜语:저고리),一种短上衣的特称,是朝鲜族男女穿搭的一种服饰。[3][2]
朝鲜族人民自迁徙至今,其传统服饰受环境气候、生产方式、历史风俗、审美心理的影响,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特点是上衣下裳[4],男女的服饰有所差异,男式赤古里以白色为主,前襟敞开,两边有系带,它的线条平坦、粗犷、尺寸较大;女性赤古里短至胸口,它的线条较为柔美。赤古里一般由黄、绿、红、粉红、紫红的绸缎制作,上身着短衣,下身穿长裙,具有颜色艳丽、端庄典雅、兼备曲线和直线美的特点。[2][5]

历史发展

襦裙中国古代汉族女子最基本的服装样式之一,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清朝初年结束,前后历经了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在长短宽窄上会有变化,但是基本能够保持“上襦下裙”的样式; “襦”是一种衣身短小、袖子窄长的“小”衣服,一有交领和直领两种款式,其中交领较为常见,因为女子穿着起来,显得非常端庄娴雅,透露着雅致的东方古典之美。因此,襦裙得到汉族人民的广泛喜爱,并且它还影响到亚洲的其他国家,传统朝鲜族女子服装就是受汉族襦裙影响,由被称为赤古里的短小上襦,和高腰长裙组成。[1]
三国末期,贵族男子穿裤腿大的裤子(巴基)、短上衣(赤古里),腰间系腰贵族女子则穿长裙(则高丽)和齐臀的上衣(赤古里);唐代时,新罗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真正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对应中国的明代,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后来,又受到蒙族服饰的影响,女子的上缩短,裙子提到腰部;15世纪时,女子的裙子再度上提,在腋下系定,上衣继续缩短,至刚盖过装素部,这样的风格一直延续至今。[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