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来源于古代社会祈雨求福的仪式,夏朝已有龙舞九韶》的传说,商代也有“土龙”求雨的记载,秦汉出现了完整舞龙形式并成为百戏之一,开始与灯结合,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造成了舞龙的沉寂,唐宋时期舞龙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明清时期舞龙向民间娱乐方向转变并达到了舞龙艺术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使舞龙运动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一系列的变迁无不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求,[1]如今每逢喜庆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中秋节等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有请龙、舞龙、送龙仪式[2],舞龙是核心,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3]龙体从色彩上、制作材料上可分为多种形式,如布龙、草龙、香火龙等[4]。各具特色舞龙活动,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教化、生产、娱乐等于一体[5],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6]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东亚、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7]
浦江板凳龙苗族舞龙嘘花等为代表的近200种[8]舞龙项目已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历史变迁

最早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以现有的资料来看,龙的起源要早于舞龙的起源。由于龙被定义成兴云布雨掌管天气的神明,因此从原始部落开始,龙就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图腾。上古人们模仿鸟兽的“假面”“假形”之祭祀舞蹈,是舞龙活动最早的雏形。[9]较早的有夏启乘龙舞《九韶》的传说。从出土形象和文字资料两个方面看,还没有商代“舞龙” 的确凿证据,但有了作“土龙”求雨和流行雕刻有龙形玉器的明确记载,[9]可以说商代是中国舞龙最早的酝酿期。[10]西周战国,这一时期龙的形象在出土文物中大量出现并逐步定型,在乐舞领域中,偶尔可以见到舞人与龙并存的情形,但其中的龙却仍旧处在纹饰的地位,尚不是人们手中供奉和举弄的“舞龙”。[11]此时的龙形多作匍匐爬行状,结构形状比较粗陋,蛇身兽头,保持着爬行动物的“古代龙”为特征;[1]
汉代出现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并有了非常明确的记载。汉代是舞龙运动的显性发展期,可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是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的按五行思想举办的舞龙祈雨祭祀活动,典仪盛大,并出现了“舞龙”一词。舞龙活动中舞者5-9人,衣服与所做的龙颜色一致,人数与龙的长度成正比。同时汉代五行思想的盛行也在舞龙祭祀中体现出来,即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根据祭祀时如果日子不同,所舞之龙的颜色也就不同,而且舞者人数也不同[11];第二个是舞龙成为汉代百戏”中的表演曲目。[10]鱼龙蔓延” 是其中的代表项目,唐人颜师古解释道:鱼龙 , 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型珍兽———舍利之兽, 先戏于庭极, 毕乃入殿前激水, 化成比目鱼, 跳跃漱水, 作雾障目, 毕, 化成黄龙八丈, 出水敖戏与庭。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雨尤曼延” 有所记载。铜山洪楼发现的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石和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角抵百戏画像石, 上面有“鱼龙曼延” 的图像。[12]但是汉代的第一种舞龙为后代舞龙奠定了发展基础。[10]从此中国的舞龙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