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

丧葬方式之一
土葬,又称“埋葬”[1],俗称“过白事”[2],一种把逝世的亲人装入箱内,掘土为墓,埋入地下,堆坟竖碑的丧葬方式[3],是中国较为古老、较为普遍的殡葬形式[4]。此外,在世界各地区也均有流行[1]
土葬约起始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的早期智人阶段[3]。当时,人死后丢弃在荒野,用草木覆盖,故葬字从死从法,意为草丛掩尸;随社会文明的进化,在亲族宗党、先灵崇拜等意识愈来愈明确的情形下,古人逐渐变弃户而为土葬,进而有了基地、棺[guǒ]葬仪等,将亲党遗体以极为尊崇的形式安葬起来[4]。下葬的流程依次主要为初终、报丧、苦悼、守灵、入殓、出丧、守孝共6个程序,作为一种传统丧葬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基础,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该习俗的一系列仪式和活动,都饱含着前人对生命的认知与丰富的鬼神文化 [5]。从社会心理角度看,一方面土葬对于生者具有很强的心理抚慰功能;另一方面也维系着整个乡土社会的关系[5]
进入21世纪后,相关部门推行殡葬改革,号召实行火葬,提倡开追悼会,禁止大操大办,这种改革能够保护环境、节省空间。不过,土葬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改革也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冲突。[2][5][6]

历史沿革

土葬,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家庭(宗族)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一穴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合葬的。墓室大多有不同质地的榨材和列葬品。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狗葬品甚丰,甚至有人殖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