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

菊科牛蒡属植物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是菊科Asteraceae牛蒡属Arctium二年生草本植物[1][2],又名大力子、[1]。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1][3]。牛蒡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冷、干旱,忌水涝,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低且不积水的沙质土壤中[4][5][6]
牛蒡具粗大的肉质直根,有分枝支根。茎直立,高达2米,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基生叶宽卵形,边缘稀疏的浅波状凹齿或齿尖。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粗壮。小花紫红色,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1]
牛蒡的根、茎叶、成熟果实均可入药,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通便消肿的功效,其营养成分丰富,根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幼嫩叶片和叶柄叶可作蔬菜。牛蒡种子含油,可作化妆品添加剂[7][8]

品种考证

牛蒡是中国传统药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名医别录》,其中就有记载牛蒡“生鲁山平泽”。后在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其草叶大如芋,子壳似栗状,实细长如[chōng]蔚子”。宋代医学著作《本草图经》中明确记载“恶实即牛蒡子也。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棣,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这和元朝蒙医学著作《无误蒙药鉴》中关于牛蒡的记载相似。后在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描述牛蒡为“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棣而小,粤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栋有子数十颗。七月采子,十月采根”。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古人所述恶实与现今通用牛蒡一致[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