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锺[zhōng](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原名钱仰先,后改为钱锺书,字哲良(后改为默存),号槐聚,别名钱钟书、中书君。[1]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5]饶宗颐合称“南饶北钱”,[6]被誉为“文化昆仑”“当代第一鸿儒”。[7]
1929年,钱锺书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他在就读期间就开始了学术研究。[8]尤其是翻译,贯穿于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涉及多个领域的作品。[9]1935年,钱锺书与杨绛[yáng jiàng]步入婚姻,深造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0][11]1941年,钱锺书被困上海,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学术专著《谈艺录》和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2]1946年到1947年,钱锺书的小说《人·兽·鬼》《围城》(现代“儒林外史[13])相继问世,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4]1952年,钱锺书转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5][16]1958年,钱锺书的学术著作《宋诗选注》出版,被选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6][1972年,钱锺书开始学术著作《管锥编》的创作,这部著作被誉为“国学大典”。[16][17]他还曾参与过《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工作。[18]
钱锺书晚年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一级研究员。[19]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在北京逝世。[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