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刀

形制为弯月形的短内弯刃刀具
钩刀,又名割草刀、钩草廉。形制为弯月形刀具,短内弯刃。刃长30厘米—50厘米不等,锋利,前尖利,外弯为刀背,刀背厚重。最早出现于秦代。类属于刀具、兵器、农具。镰刀的一种。用以砍柴等。

起源

钩刀起源粤西,据说是秦汉时代,粤西俚僚部族根据“戈”创造出钩刀,适宜砍伐荆棘,开路爬山,在冷兵器时代,钩刀也是一种短战的武器,在山区密林中,钩刀适宜砍啄。
秦朝时,秦军长兵器在山中难于密林中施展,<<淮南子>>:秦皇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与越人战,越人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用的也是这种用于砍、勾、啄的格斗兵器。
唐朝初,罗窦(今广东信宜镇隆)诸洞僚人叛乱,太宗诏盎率二万兵众为各路军先锋进行剿除僚人数万人据险固守,僚人的兵器也是钩刀,据说在山林中,用长枪对钩刀施展不便,如果硬攻,己方不知要死伤多少人。于是盎决定智取,他张着弓箭对部下说:"我的箭射尽,胜负便可见分晓。"他连发7箭,命中7人。僚人惧怕,纷纷弃械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