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蒲牢、止敬、微明等,[1]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2]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商人兼士大夫家庭。父亲沈永锡是一位具有维新思想的读书人。茅盾5岁时便开始接受父母的开蒙教育,[6]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2][7][8]1916年8月,茅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时转为正式党员;1928年7月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6][9]1937-1945年茅盾辗转上海武汉、香港广州、新疆等地分别主编《呐喊》《文艺阵地》、香港《立报·言林》,并完成《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2][10][11]1946年抗战胜利后,茅盾离开重庆来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其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茅盾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任《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2]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在1949-1965年间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6][9][12][1]1965年1月,茅盾被免去文化部部长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茅盾被两次抄家,至1974年9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3][14]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该奖项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15]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2]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是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16]茅盾的一生都在用笔战斗,为中国文化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7]茅盾的文学翻译促进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18]茅盾的文学批评从长、中、短篇小说到诗歌、戏剧,从文学流派到创作方法,内容厚重,视野开阔,影响了不止一代作家。茅盾一生创作的15部中长篇和54部短篇小说中,兼具深广的历史画面的描绘,清晰的时代风云的展示,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表现风格。茅盾的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也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名字和生平也已记录在《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等世界重要的百科全书中。[19][20][2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