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

我国古代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私塾也称学塾、乡塾、家塾、教馆、书房、书屋等。产生于春秋时期,开设于家庭、宗教或乡村内部的民间教育机构。[2][1]
孔子的家乡曲阜所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据说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中国古代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史书记载,孔子兴办私学,“聚徒成群”,他的言论很有号召力。战国时,私人讲学之风大盛。战国中晚期,齐国在私学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稷下学官”。至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为一尊,成为当时社会统治思想。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不仅有儒家私学,还出现了佛家私学、道家私学和儒、道、佛、玄各家兼综备私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兴起,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盛。辽、宋、元时期私学也十分活跃。明清时代的私学,继宋、元以后仍兴盛不衰。发展至唐末以后的私学中产生了一批书院,这是私学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之一。从孔子私学,稷下学官,汉朝的书馆、经馆,发展到唐末书院,至宋代形成完善的书院制度时,此时私学已发展至教育的高级阶段。书院的私学形式一直发展到清朝末年。近代,由于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历经清末、民国的私塾改革,一部分私塾变为小学,一部分被淘汰。[3]
私塾由塾师开设。塾师大部分是来自落第秀才或老童生。教授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私塾是私学教育组成部分。[1]学生年龄跨度较大,有五六岁的,也有二十岁的,但十二三岁以下的学生较多。私塾的学生招收人数不等,有一二人的,也有三四十人的。[1]塾分家塾和义塾,家塾由地主、商人开办。义塾是由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者是捐款兴办的,义塾读书可免交学费或交一半学费。[4]学生入学时都会有入学仪式,要向孔子画像叩拜。学习时限灵活视个人接受情况而定,学习内容多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启蒙内容为主,同时教授礼节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培养。[1]私塾发展鼎盛时期,民间私塾主体形式多样,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多以人文为主,而少科技实业,从而成为与近代社会教育拉开距离的关键。[5]

创设背景

塾是私塾的前身。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传统私塾在历史变迁中的一种形式。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就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