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澳政策

澳大利亚反亚洲移民的种族政策通称
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是澳大利亚联邦反亚洲移民的种族主义政策的通称。[1]其中“白澳”是习惯性说法,未得到澳大利亚政府官方认证。白澳政策源自澳大利亚1901年的《移民限制法案》(Immigration Restriction Act),是英国统治者推行的一种利己民族中心主义政策,[2][3]由澳大利亚其他三项法案发展形成:《邮政电信法案》的第15款、《移民限制法案》和《太平洋诸岛劳工法案》。[4]政策主要针对华人和有色人种定向设立了“语言测验”,要求入境必须能听、能写一段50字的任何欧洲文字才有希望核准。[5][2]1972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取消了《移民限制法案》。[2]
从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因其积极扩展的态势,[4]信奉“白人至上”主义。[5]1851年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澳大利亚淘金热兴起,促使欧洲人移民,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口大国掠夺劳力。入澳华人的激增,抢占了低端劳动力市场。白人排华心理由此滋生。1855年,维多利亚地区出台了第一部《排华法案》;1901年,澳大利亚新政府联邦国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5]此后经过1908年、1910年、1912年及1925年的多次修订,对申请入境者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对违禁移民的处罚更加严厉。[1]
二战后,澳洲移民锐减,为发展经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重心由英国转向美国,并积极发展与亚洲国家关系。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废除语言测试;1966年,放宽对非欧裔移民及其加入国籍的限制;1972年,移民政策不再分种族、肤色和国籍;1975年,《种族歧视法》通过,白澳政策被摒弃。[4]

背景

许多澳大利亚白人埋怨中国人的到来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同时迁怒于他们带来的中国文化传统,遂连续发生了许多起排华暴乱(诸如LambingFlat暴乱)。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亦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国人都遭到驱逐,总理埃德蒙多·巴顿得意洋洋地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澳大利亚人之间,澳大利亚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该政策的另一源头是阻止美拉尼西亚人(被蔑称为“Kanaka”)进入昆士兰的甘蔗园工作。当时因为许多医学专家认为白人的体质不适合从事这种热带地区的工作(恐怕低廉的成本和温顺的性格才是引入美拉尼西亚人的主要原因),故引进了很多美拉尼西亚劳工,付给他们报酬很低的工资。也有些美拉尼西亚人是被劫掠到澳大利亚的(这种行为白人自己戏称“捉黑鸟”)。为了阻止这种行为的继续以及非欧劳力的继续涌入,18世纪90年代有大约7000美拉尼西亚劳工被政府驱逐,随后政府和贸易联盟达成协议,只允许白人劳力从事农场的工作。这项政策宣称的基本意图是保持种族的“纯净”。“为了保证澳大利亚一直不受低等人种的污染和劣化,我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英联邦议会纪录,1901年9月12日4845页)贸易联盟和它操持的政党----澳大利亚工党,是白澳政策的主要促动者。克里斯·沃森(时任工党领袖)宣称,“我反对将有色种人与白人混杂----当然我承认它跟工业化有关----主要由于种族污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