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

天然高分子多糖物质
淀粉,英文名Starch,分子通式为
,n常为800~3000,是一种天然多糖高分子[2][4][1]分子结构上存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两种形式[4],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不溶于冷水,[3]在水中加热则糊化,[5]降温后会再次回生,[6]对一些特定无机物或者有机物具有吸附作用,[7][8]在水、无机酸中共热或者在淀粉酶作用下会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糖类物质。[9]工业上常常通过加工植物获取天然淀粉,[10]再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手段对淀粉改性得到变性淀粉,这些变性淀粉被广泛应用医药、化工和食品工业。[11]

发现历史

距今约30000年前的欧洲旧石器时代时,人们已经开始大量研磨加工蒲菜根茎来获取淀粉。[12]
对于淀粉结构进行明确研究则在1811年才开始,德国化学家基尔霍夫(Krichoff)发现马铃薯淀粉经过硫酸水解后所得的溶液澄清透明且具有甜味。[2]到了1815年,法国化学家索热尔(Saussur)证实该澄清液体的甜味来自于葡萄糖,该葡萄糖在成分上与葡萄糖汁中的葡萄糖是一样的,因此他认为该马铃薯淀粉水解产物的主要成分是D-型葡萄糖糖。[2]直至1935年,该D型葡萄糖被证明是α-D-吡喃葡萄糖,且淀粉的结构也被进一步确定为α-六元环结。[2]
到了1940年,迈耶(K.H.Meyer)发现淀粉的分子并非只存在单一结构形式,原因在于淀粉颗粒在热水溶液里面一部分沉淀出,一部分留在母液。他将结晶析出的部分称为直链淀粉,留存在母液中的部分称为支链淀粉。那些两者尚没有被分开的淀粉通常以全淀粉相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