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一组慢性或复发性上腹疼痛或不适的症状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组表现在上腹的临床症候群,包括持续性或复发性上腹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饱胀、早饱、烧灼感,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1][2][4]消化不良属中医学伤食痞满胃病范畴。[4]
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其主要有: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增加和胃、十二指肠对扩张、酸、其他腔内刺激的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精神和社会因素。[3]消化不良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1]根据罗马W标准,存在以下1项或多项可诊断为消化不良: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症状;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胃镜检查)。消化不良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消化不良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经验性治疗。[3]药物治疗采用适度抑制胃酸、促胃肠动力药、助消化药和中成药治疗等,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等疗法。[3][4]消化不良需要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各种器质性疾病、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等鉴别。[3]
消化不良为慢性病程,预后良好,长期随访发现尽管某个时时期内症状可能缓解,但相当多患者的症状会长期存在,仅1/3患者的症状可自行消失。[5]

分类

根据病因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