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
汉剧前身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1],民国元年定名为汉剧[2],是湖北省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3][4]
汉剧形成于清康乾年间,成熟于清嘉道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流行于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首创皮黄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1]。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4]。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保留的资料所载尚存650出,较流行的约300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1]。汉剧角色共分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2]。汉剧在发展中先后涌现出米应先、余三胜、余洪元、董瑶阶、李彩云、李春森、吴天保、陈伯华等众多艺术家,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表演艺术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4][1]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4]

历史渊源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