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骜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
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即汉成帝,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7年在位,在位时间共计二十六年。[1][2]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刘骜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甲馆画堂,是汉元帝刘奭王莽之姑王政君的儿子。刘骜自幼深得祖父汉宣帝喜爱,称为太孙,常侍左右。[3]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去世,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即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四月,刘骜被立为太子。刘骜好酒色,元帝想要另立傅昭仪之子定陶王刘康,因刘骜是宣帝爱孙,又在任驸马都尉史丹的力保下才免于被废。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驾崩。同年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即汉成帝。[1]汉成帝在位期间,怠于政事,导致太后王政君一族势力强盛,为以后王莽篡汉创造了条件;此外,贵族、官僚、地主兼并土地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不聊生。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 ,颖川铁官徒申屠圣等一百八十人起义;后来全国各地又相继爆发农民起义,给西汉统治以沉重打击。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汉成帝改丞相制度,更置三公,史称“绥和改制”。[1][4]同年,汉成帝册封异母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二月,刘骜在未央宫中风。同年三月,汉成帝暴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五岁,庙号汉统宗,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今陕西咸阳市东)。[1][5]
历史上对汉成帝刘骜的评价多是批判,清代思想家王夫子评“其荒淫无道足以灭国”。而史学家班固赞汉成帝“有天子威仪”,但“好酒色,专宠赵氏乱于后宫,以致外戚擅权。”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则认为汉成帝虽荒淫,也有一些恤民政策,如减赋税,禁奢侈,强化皇权。[1][6][7]

人物生平

早年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