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槐属植物
槐(学名Styphnolobium japonicum (L.) Schott),又名国槐、家槐[1][3]豆科Fabaceae槐属Styphnolobium)落叶乔木[1][3]原产于中国,后引种于埃及法国印度日本等地。[2]在中国南北各省市几乎均有分布。[4]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低山地带,稍耐寒。[5][6]
槐植株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柄基部膨大;小叶呈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纸质;圆锥花序顶生,常呈金字塔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近圆形;荚果连珠状;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种子呈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4]
槐的枝叶茂密,绿荫如盖,是庭院常见的树种;槐对二氧化硫氯气有毒气体也有较强的抗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防风固沙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3][7]槐木材富有弹性,耐水湿,可供船舶、车辆、枕木、雕刻和建筑用;种子可榨油作润滑油及工业用油。[7]根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槐的根、嫩枝、叶、花、果实、树脂均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6]中国北京、太原西安等多个城市以槐为市树[3]

栽培历史

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植历史。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山经》中有“首山木多槐”“条古之山, 其木多槐桐”和“历山其木多槐”等记述, 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这些地区就已经有了大量自然生长的槐树。中国春秋时期《管子·地员》中记载“五沃之土宜槐”,即土质肥沃的上等土壤适宜种植槐树,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对槐适宜的栽植环境有所关注。从晋代开始,道路两旁就开始栽植槐树。到了唐代,槐树被更广泛的种植于道路两旁,李贺有诗“落日长安道, 秋槐遍地花”,足可见当时栽槐之盛。清代槐已经被推广作为庭荫树栽于家前院后了。在现代,槐被作为庭院树种和行道树广泛种植于中国各省市,多个城市以槐为市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