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1][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2],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占区心脏地带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3],范围主要包括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地区。[2]
1937年11月,聂荣臻司令员率部向阜平进发[1],以阜平、五台为中心成立晋察冀军区[2]。1939年11月4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1500余人入侵雁宿崖,最终,有“山地战专家”之称的阿部规秀中将被八路军击毙,这也是我军抗战以来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1938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辖70余县、居民1200万,武装力量约10万。1945年8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功与晋绥、晋冀鲁豫、山东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1]晋察冀根据地共作战32000多次,歼灭日伪军35万余人。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3]此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民主的典范,唐县1942年选举出第一任女县长陈舜玉;并发明了豆选等。[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晋察冀摄影训练班、晋察冀边区总工会[4]。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5],于199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6]

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