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

春节时贴在门两侧的联语
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又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过春节贴在门两侧的联语,主要是使用吉祥的语言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
春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桃符,一说为春贴。桃符早期作辟邪驱鬼之用,后来改为用纸书写,才有祈福之意。春贴则被认为是春联横批的前身。明朝时期春联这一名称正式出现,经朱元璋提倡推广,春联开始普及,并流行至今。[3][4]在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春联形成了“对仗工整、语言凝练”的特点,即要求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称、平仄相对、内容相关等,在其内容上也往往以庆贺新春、讨吉乞祥为主。[2][5][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春联起到了纳福迎新、陶冶情操、反映历史文明、延续传统文化等作用。满足了人们调适生活、调整心态的需求,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4][7][8]

历史沿革

早期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