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语

罗马帝国时期的通用语言
拉丁语(Latin)是古代罗马人所操的语言,是现代罗曼语族诸语言的原始母语。目前梵蒂冈国将其作为官方语言。[1]历史上,拉丁语曾广泛地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欧、亚、非三洲等地区,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a],存在文字拉丁文,属表音文字[2]
拉丁语起源于意大利台伯河下游附近的拉丁姆地区,原只是古罗马人方言的一种。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拉丁语遂成为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和正式的交际用语;与此同时,罗马人仿照希腊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拉丁字母。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拉丁语随着帝国势力的扩张而被广泛地推行于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进而成为整个欧洲教会、立法、科学、文艺等众多方面的通用语言;这一时期,拉丁语自身开始逐步规范化,统一规范的标准语逐步形成,并涌现出了大量的拉丁文献经典。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拉丁语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缩减,拉丁语自身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一方面,普罗大众所说的通俗拉丁语欧洲各地区的土著语、蛮语相融合,逐步演变为现今的罗曼诸语种;另一方面,作为官方书面用语的古典拉丁语不再用于沟通交流场合,只存在于政治、宗教、学术等特定领域之中。9世纪,拉丁语已不再是任何民族的母语。14到17世纪,拉丁语曾迎来一次短暂的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古典文化载体的拉丁语再次受到了文化界的重视,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成为欧洲世界的国际通用语天主教的宗教用语,以及文化、科学领域的书面语,在大学之中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大国将拉丁语带进了各自的殖民地中,使得其成为了全世界知识界的共同书面语和外交用语。[3]中世纪晚期以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诞生,加之宗教改革的影响,拉丁语的地位再度衰落,使用人群与适用范围逐步萎缩,至18世纪中叶基本退出国际交流舞台。然而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拉丁语的影响较为深远,至今在某些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拉丁字母的流行领域仍在持续扩展,菲律宾他加禄语罗马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均改用拉丁字母,中国的汉语拼音、部分少数民族文字也采用了拉丁字母,世界语、西方语以及交际语等人造国际辅助语言也都采用拉丁字母;拉丁语仍被运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医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在一定范围内仍在使用拉丁语。[4]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通过词尾或词形的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目前拉丁语已不是任何群体的母语,口头语言偶尔为天主教中不同国籍的教徒之间交流使用或用于宗教仪式,文字主要被用于天主教官方文件的公报出版或用以标识人文、自然学科领域的专业词汇、术语,拉丁语被美国国际语言暑期学院SIL International)认定为濒危语言。[5][1]

名称由来

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拉丁语是意大利台伯河下游附近拉丁姆地区一个部落的语言,此部落称为“拉丁部落”(Gens Latina),其所说的语言便称之为“拉丁语”(Lingua Latin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