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嵊

南朝梁国的中卫将军
[shèng](488-549)字四山,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梁大臣,镇北将军张稷之子。
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州举秀才,起家秘书郎,迁中书侍郎。出为永阳郡内史,还除散骑常侍,出为寻阳太守。中大通元年,征为太府卿,迁吴兴郡太守。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张嵊据守城郡,城破被杀,时年六十二。梁元帝加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1]

人物生平

张嵊,字四山[2],吴郡吴县(今苏州)人,镇北将军张稷之子也。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父临青州,为土民所害,嵊感家祸,终身蔬食布衣,手不执刀刃。州举秀才,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司徒左西、中书郎。出为永阳内史,还除中军将军宣城王(萧昭文司马散骑常侍。又出为镇南将军湘东王(萧绎长史、寻阳太守中大同元年,征为太府卿,俄迁吴兴太守。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围京城建康,张嵊遣弟张伊率郡兵数千人赴援。三年,宫城陷落,御史中丞沈浚违难东归。张嵊往见而谓曰:“贼臣凭陵,社稷危耻,正是人臣效命之秋。今欲收集兵力,保据贵乡。若天道无灵,忠节不展,虽复及死,诚亦无恨。”沈浚曰:“鄙郡虽小,仗义拒逆,谁敢不从!”固劝张嵊举义。于是收集士卒,缮筑城垒。时邵陵王萧子贞)东奔至钱唐,闻之,遣人授张嵊征东将军,加秩中二千石。张嵊曰:“朝廷危迫,天子蒙尘,今日何情,复受荣号。”留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