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南北朝时期的官员
1
2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人,南北朝文学家、政治家。[1]在诗歌、骈赋、碑志铭等方面都有着突出成就。[2][3]
庾信出生于世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和他的父亲一起仕宦东宫。这一时期,他创新“宫体诗”的写作风格,成为了“徐庾体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4]此时的庾信受到梁朝皇帝重用,一路升迁到郢州别驾[1]随后侯景之乱爆发,这是庾信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梁简文帝命令庾信镇守朱雀港,他却不战而退。[1]正值壮年的庾信人生经历巨变,梁朝被灭,庾信被羁押北国。在北方时,庾信先后经历了西魏北周两朝,并在晚年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用,先后出任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洛州刺史等。[1][2]跌宕的生活经历致使庾信的文学创作风格产生改变,这一时期庾信融合南北文风,形成了兼具“清丽”和“老成”的文学风格,创作了大量诗赋名篇。[5][6][3]
庾信经历了由南入北的历程,融合南北朝文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承前启后的成就,影响到唐代杜甫李商隐等人的诗歌创作。杜甫诗称“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代表作品有《哀江南赋》《枯树赋》《燕歌行》等。[2][7][3]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庾信于病痛中在北方去世,享年六十九岁。[2][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