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

人、动物肠道内的寄生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状、大肠埃希氏菌属细菌,常见于小肠下部的温血生物。[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2]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3]
大肠杆菌在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大肠杆菌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的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大肠杆菌分泌的大肠杆菌素具有杀菌作用。此外,它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B和K。特殊情况下,大部分无害的大肠杆菌可能致病在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菌群失调、肠道长期缺乏刺激(如禁食)等特殊情况下,平时无害的大肠杆菌可能会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膜炎,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部分或全身散播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4]

简介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此菌多单独存在或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