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

佛教派别之一
大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是梵文महायान(Mahāyāna)的意译,महा(Mahā)是大、伟大的意思,यान(Yāna)是“乘载”“舟车”“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的信徒认为自己修行的佛法是的“大乘佛教”,是能够运载无量众生到达彼岸世界的大的舟乘,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视为“小乘”,即只能运载修行者个人到达彼岸世界的小的舟乘。大乘佛教认为人人皆能成佛,把普度众生、建立佛国作为最终理想。[1][2][3]
释迦摩尼去世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教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孔雀王期灭亡后,一些部派的“同体大悲、普度众生”观念影响力逐渐增大,在1世纪前后逐步形成了十方佛观、佛土观、菩萨道等大乘佛教基本理念,大乘佛教运动兴起。[4][5]1世纪至4世纪是大乘佛教发展的初期,大约在2世纪,龙树创立了中观派,大乘佛教在印度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正式确立,并开始宗派性发展。[6]4至6世纪密宗出现前是大乘佛教的中期阶段,无著和世亲兄弟在这一时期创立了瑜伽行派,强调阿赖耶识的重要性。瑜伽行派与中观派进行了一些论争,论争中大乘佛教达到了其理论逻辑的顶点。[7][8]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在印度教的冲击下逐步密教化,内部派系争斗日渐激烈,走向了衰落。13世纪,德里苏丹国建立,印度进入了伊斯兰化时代,佛教走向沉寂。[9]大乘佛教出现后逐步向中亚、东亚地区传播,2至4世纪,大乘佛教在中亚达到顶峰。中国的大乘佛教可以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汉地佛教有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八个宗派,藏传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10]
大乘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为空,通过理解“空”的概念来达到真如境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六度,历经五位十地,最终达到成佛的目标。[11][12]在成佛的途径上,大乘佛教将声闻乘和独觉乘视为小乘,而将如来乘视为大乘,大乘佛教的修行可直接成佛,而声闻乘和独觉乘则是间接成佛的路径。[13]按出现时间的先后,大乘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大乘佛教经典有般若类经典、华严类经典、法华类经典等,中期大乘佛教经典有如来藏系和阿赖耶识系两大类,后期大乘佛教经主要是密教经典。[14][15]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乘佛教对印度中国的雕刻、绘画及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和中国的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地都有所体现。[16][17]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大乘佛教具有利乐有情、普度众生的济世精神,他认为要继承大乘佛教的理念当代佛教发展的方向。[18]

名称定义

大乘佛教是梵文महायान(Mahāyān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衍那”或“摩诃衍”,महा(Mahā)是大、伟大的意思,यान(Yāna)是“乘载”“舟车”“道路”的意思。[1][2]大乘佛教的信徒认为自己修行的佛法是的“大乘佛教”,是能够运载无量众生到达彼岸世界的大的舟乘,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视为“小乘”,即只能运载修行者个人到达彼岸世界的小的舟乘。小乘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大乘佛教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佛教宣传大慈大悲,要求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终理想。[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