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主义

原始主义
“原始主义”主要有三层含义,分别是人性的原始主义,文化的原始主义和文学的原始主义。由于原始论基本上是关注感情而非理性的一种理论,因此人类学中的原始主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感情暗流而不是作为具有明显特征的理论而存在。学科性的原始主义思想在美国人类学协会(American AnthropologicalAssociation)年会所通过的决议中得以表现,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在部落民族地区实施同化或开发政策主张的谴责,以及对人们保护本土文化免受工业文明破坏发出号召等形式来实现。

学术概念

“原始主义”在中国当下语境中还是一个较为生疏的概念,与其内涵和意义相反的“现代主义”一词却广为流传。对“原始”的重新认知与评判是与文化人类学中的相对主义潮流密切相关的,“原始主义”更是对“原始”一词的进化论内涵的颠覆性反转。“原始”并非时间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原始与现代两分法比传统与现代两分法更能体现人类学思考与写作的价值。原始主义具有三种含义,分别是人性的原始主义、文化的原始主义和文学的原始主义。在西方现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都存在原始主义、半原始主义与反原始主义三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原始主义文学批评在视野、方法、成果、价值观和目标五个方面与文化人类学密切相关,而原始主义批评方法则体现在批评对象的选择、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批评目标的达成三个环节上。

理论认识

原始主义的三种含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人性原始主义是本原性的,与人如影随形。当它投射于群体行为和文化形态时,便成了文化原始主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曾经将文化类型分为三种,即后象征、前象征与互象征。“后象征”文化是“未来重复过去”,是青年人向年长者学习,年长者是权威,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后象征类型的。这就易于解释人性上的向后看与文化上的向后看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以及文化原始主义在前现代普遍和兴盛的原因。文学原始主义是内在人性与外在文化双重因素促成的。当然,19世纪以来现代文明的危机与文化选择的困惑也是其现实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