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军于1937年7月7日,在宛平县发动的一场侵略袭击。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5]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日本驻军借演习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8日凌晨,中日双方在交涉过程中,日军炮击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3][6]8日上午日军占领了龙王庙和铁路桥,与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激战,并从天津调兵增援。9日中国守军收复铁路桥,恢复了永定河东岸的控制。日军见形势不利,同北平当局达成停战协议。待援军到达后日军于11日进攻宛平城将战事扩大,并继续增兵。[6][7]7月26日日军侵占廊坊并制造了广安门事件。同时日本增调国内约20万人到中国。28日日军集结部队向南苑发动进攻,于29日侵占北平。中国守军经过激战,因伤亡过重于30日放弃了天津。[8][4]
七七事变爆发后,使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9月22日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10]中国社会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并成立武装加入抗日战斗,[11]海外华侨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12]在中国全面抗战的影响下,世界格局呈现出向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发展的趋势。[13]

历史背景

日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