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唐朝比丘、天文学家
一行(683年~727年),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也称沙门一行、一行阿闍梨,被唐人称为“一公”,谥号大慧禅师,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1][2]
弘道元年(683年)一行出生于魏州昌乐县,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先后在普寂、弘景、慧真等高僧门下学习,法号“一行”取自于禅宗“一行三昧”。[3]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征召一行来到长安。由于当时使用的历法不够精准,一行设计制作了更加先进的天文仪器黄道游仪和水运浑天仪,编制了《大衍历》,并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天文观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出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他还和密教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一起翻译了《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等多部印度佛经。开元十五年(727年),一行随唐玄宗从洛阳返回长安,在新丰(今西安市临潼区)圆寂,享年四十五岁。[4]
一行博学多才,在数学、机械学和天文学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将禅宗心法与密教教法相融合,推动了密宗唐朝的流行,是唐代密宗的代表人物之一。[1]

人物生平

家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