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清高宗,清朝第六位皇帝,清世宗雍正帝第四子,生母为雍正帝熹贵妃(追封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弘历自幼受祖父康熙帝宠爱,在雍正帝即位后,于雍正元年(1723年)被秘密立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后,弘历登基,年号“乾隆”。[1][2]
弘历即位后,政治上实行“宽严相济”方针,在继承雍正帝政治遗产的基础上,调整了一系列严苛的政策,安抚宗室,整顿吏治;经济上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促进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在执政中期达到了清王朝康乾盛世”的最高峰。在军事方面,弘历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强化了中央政府对新疆西藏等地的控制,为近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在文化方面,弘历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等文化典籍,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整理起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奉行“文字狱”的文化专制政策。在执政晚期,弘历宠信和珅,弊政丛生,导致吏治败坏、贪污盛行,社会矛盾加剧,清王朝进入由盛入衰的转折点。[3][4]
在位六十年后,弘历于嘉庆元年(1796年)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但仍通过“训政”方式把持政权。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弘历染病去世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至此弘历实际掌握最高权力已长达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去世之后,弘历庙号奉为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下葬于清东陵裕陵(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马兰峪镇)。[4][5]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